蒙山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章生而活着,重生之自造富二代,蒙山,久久中文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村子里有一个小学只有到三年级,高年级要去下村。虽然家里困难,老爷子还是想让每个孩子都去识字,不过初中就没办法送了,穷的手头实在紧,吴卫平的爸爸也读到五年级,不过五年级毕业就开始干活了。</p>

小姑姑带着吴卫平坐在村子的教室里一点都不突兀,这样的学生在这个小学不少见,基本上大点的孩子上学都要负责带家里的孩子。小姑姑只比吴卫平大七八岁,小时候吴卫平基本上是奶奶和小姑姑带着。</p>

就这样,在小姑姑五年级读完,家里也就没有继续送了,基本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,继续上学成了奢望。村里很多人都是如此算是短暂的进入校园又短暂的告别。村子里慢慢的有人开始往外走,土地养不活自己或者说土地的收入不够家庭消费,总要想些办法,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不敢远离,毕竟土地是生存的根本。</p>

改革开放的浪潮虽然已经响起,农村包产到户的方针也到达了,但是在山区农村还是比较封闭。吴卫平的家就是在闽东北的山区里,这个时候南方沿海省份的风气比起北方或者内陆要来的开发一些,做事情也活络一些。</p>

吴卫平的父亲吴启旺是个勤奋的人,当然也想多挣点钱,不过家里弟弟小,孩子更小,只能在农闲的时候去临近的几个县城打工。吴卫平的父亲身体就是这个时候落下的病根,疲劳过度,农忙的时候是家里的主力,农闲的时候又出门打工,这个年代都是苦力工,自然很损耗身体。</p>

怎么办,吴卫平在想着这个闭塞的山村怎么赚钱?系统现在用不上,人小说话家里也不好使。吴卫平思考家里人怎么不出远门就能赚钱,要能细水长流,又要投资小,还要风险小,这样的企业要是有那就是百年老店了。企业什么的,想想就是,现在就是给家里一座金山,也挖不起来,即使挖起来了也守不住,想了很久,吴卫平才想到一个小点子。</p>

那就让家里人开个杂货铺,村子里虽然消费不高,但是细水长流,总比做苦力强。现在农村的物资十分缺乏,能进点货不怕卖不出去。这个时候农村的商品十分少,基本上只有油盐酱醋,有点冰糖都是高档货了,送礼往往就是两斤冰糖或者一斤挂面。谁家要是送礼割两斤猪肉那是天大的面子了。</p>

上辈子吴卫平可是吃过五分钱的糖果,一毛钱的甜圈,这个时候的钱真的是很值钱。现在去做工,那个计费都是一天几块钱的,一个教师的工资一个月就百来块钱,因此村里不少教师都下海经商去了,别看做教师工作轻松,不过可养不活家里啊,特别是家里人多的。闽省的田地,特别是闽东北的田地并不肥沃,即使是亚热带地区也是如此。</p>

决定这个提议,吴卫平想着怎么说服老爷子,现在是老爷子当家,自然要老爷子全力支持。虽然只是杂货铺投资小,但是这个年代在农村可是一笔不小的投资,这个时候的农村工钱几块钱一天,起个铺子,进点货,那就是几百块了。在这个时候算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了,在吴卫平看来很小的数字,可是能压弯老爷子的脊背。</p>

迈出第一步即使吴卫平有系统在手也感觉棘手啊,家里是真心没有这个余钱:“坑啊,万事开头难啊,果然赚取人生的第一个百万最难了,这个时候别说百万了,就是一万都很难啊。”</p>

现在村子里还没有商铺,机会不等人,但是吴卫平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“独霸”村里唯一的商铺的机会溜走了,这辈子是没法做“农村一少”了。有眼光的自然不只是吴卫平一个人,这不,不久村里老刘家就开启了店铺了,别看几分钱几块钱的赚,村里发家致富就是这么来的。</p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余罪

常书欣

黄金渔村

全金属弹壳

神医嫡女

杨十六

张家男人

音后